所谓翡翠的皮壳,就是玉石的外皮,是岩浆变质分解后的残余,经过风化而形成,它的成分多为铁质和钠质,也有的含硅或石英及泥绿石一类的物质。除了部分水石和劣质的玉石没有皮壳外,其它的翡翠原石都有皮壳,只是有的厚有的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皮壳的表现,是判断玉石场口的重要依据。
翡翠皮壳的不同决定了其内部质地的不一样,玉石皮壳的颜色有的随土地颜色深浅浓淡而变化,但也有杂色而居的情况,这就给识辨具体场口带来很大的难度。
翡翠皮壳上的沙粒有粗有细,有厚有薄。粗者如梳齿,细者如板块,厚者一厘米以上,薄者似是一张纸。
所有的翡翠皮壳几乎都有颜色,如紫色、黑色、白色、暗绿色等,与其内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红色、褐色、棕色等,却与内部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沙型和颜色常常近似自然界的一些物质,人们就将其称为同名的沙壳,粗糙皮壳称为粗皮石,细喊沙壳称为细皮石,沙粒似盐的叫做盐沙皮。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翡翠皮壳:
1.翡翠黑乌沙皮壳
黑乌沙皮壳,是翡翠原石中最常见的一种皮壳,表皮乌黑,产量丰富,沙粒有粗中细三类,粗粒多见粗豆底,细粒多见细豆底,中粒则为糯化底,切割后有的见正色有的见偏色。
翡翠老帕敢或翡翠后江场区出的黑乌沙皮壳,细豆底居多,绿色黄味足;南奇场口的糯化底居多,绿色偏蓝,这四个场口出的黑乌沙都有蜡壳,其他场口出的黑乌沙有蜡壳者少见。
玩黑乌沙翡翠皮壳我们要先学会找色,黑乌沙皮壳因为表层附着有一些暗绿色或黑绿色的皮层,所以皮层乌黑,质地松软,与内部的翡翠有明显的差别。
2.翡翠黄岩砂皮壳:
翡翠黄岩砂皮壳的产量也是非常丰富的,沙粒似盐,显深黄色,皮壳都非常的老,主要产于老场口。
其它场口与老场口的区别就在于沙要翻得好,有较强的立体感。黄色表皮翻出黄皮沙粒,是黄沙皮中的上等货的表现,切割后多见白水底,颜色翠而阳。若皮壳上沙粒混乱不均匀,这样的黄岩砂皮壳多为糯化底或豆底。
翡翠场口中所有场口都会有黄岩砂皮壳,因此很难辨认具体场口。要注意的是:好的黄岩砂皮壳上的砂粒都是大小匀均的。如果皮壳紧而光滑,多数种也差,而新场区的黄岩砂皮壳一般种嫩且没有雾。
3.翡翠老象皮皮壳:
翡翠老象皮皮壳多见灰白色,因为皮壳像大象的皮肤,因此命名老象皮壳。
翡翠老象皮皮壳多起皱,触摸时手感带刺,这是由于风化的表现而产生的,这种皮的翡翠原石种较好,是原生沙壳,切割后多见半透明的玻璃底,是皮壳中的上等。主要产自于老帕敢场区。
4.翡翠杨梅砂皮壳:
翡翠杨梅砂皮壳大小不等,由于皮壳色似杨梅红,所以称为杨梅砂皮壳。
出产这种皮壳的场口也是非常多的,属于中等石种,多见牛血雾,一般为豆底,若是壳上出现褐色的槟榔水锈,其色就很不好。杨梅沙皮有的带槟榔水,颜色在红白或红黄相间。
5.翡翠白砂皮皮壳:
翡翠中白砂皮皮壳属于上等货,皮壳上的沙粒似盐粒一样,种老,肉质细腻,且皮下有白雾,除此而外的白砂皮皮壳,皮下是没有雾层的,沙粒粗细不分,而且手感很弱。
常见脱去白沙的有黄砂皮壳,如上图上面的黄色皮壳就是次生砂壳与原生砂壳共生的例证。
若翡翠白砂皮皮壳下有绿色,大多阳而不阴,翠色浓艳。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白砂皮皮壳有两层皮,表面为黄色的砂粒,经铁刷刷过后呈白色的砂粒,但并不影响其共种。不是只有老场区才有白砂皮皮壳的存在,新场区也有少量的白砂皮皮壳,而且有皮有雾,但是大多种都是非常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