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翡翠 赌石
查看: 1053|回复: 0

翡翠的莽

[复制链接]
积分
6094
UID
13
注册时间
2015-10-20
发表于 2021-11-28 13: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翡翠的莽”是描述翡翠原料的术语,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具体是指翡翠中某些部位与硬玉其他部位不同的矿物结构条带,经过分化水解后在风化壳的表现形态。这些矿物结构可嫩是含致色元素的硬玉、晶体致密性好和晶体颗粒细腻的玉肉等等。
上述这些成分经过不同程度的分化水解在皮壳上的表现,行家们称其为莽。玉石商通过莽在玉石的外表判断其内部有色无色、色浓色淡、种是否老的主要根据之一,莽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表现为与表皮一样或深或浅颜色的风化、半风化沙粒,一般其沙发比其他部位要细要好,这些部位呈带状、环状、块状等有规律有方向性的排列。
色莽带一般平行绿色的走向,绿的走向(脉)或称绿的形状,大多为原生裂隙充填了铬离子而致色。
莽带一般呈突起的曲折细脉状分布在风化壳表面,是判断有无颜色及颜色分布状态、种老的一种依据。
由于翡翠的成岩矿有着不同的世代,形成了结构、成分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了硬度的不同,在风化过程中产生差异。
因此,翡翠的莽带有两种,一种是对应结构变化的“种莽”,另一种是对应颜色变化的“色莽”。
二、“种莽”的本质是什么?
3ef0c799fb414e12b2494a085101c7c4.png
6c0f1efd6f5040ea897fbc9d7241098c.png 突起部位是种莽{肉莽}
在翡翠原石的表面,种分越好的区域,其玉肉晶体颗粒致密性越好、晶体颗粒越小,质地也就越好。
所以好的质地(好的种分)的地方抗风化能力强。同样的外界条件下,其余种质稍差的部分其晶体颗粒越粗、致密性越差,结果被风化得下凹。
质地好的部分倒显得凸出来,成为“种莽”。用手触摸翡翠的皮,“种莽”会明显呈条带状凸起,并有一定的走向。这些莽在皮壳的表现说明皮壳下肉质会比较老。
那么,种莽是怎么形成的?种莽也叫做肉莽,其形成过程和外部定向动力作用、热力作用有关。翡翠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地质运动的影响,外部的定向压力(也叫定向动力作用)对翡翠结构产生了挤压破坏。
这个过程叫做“糜棱岩化”,这个过程里翡翠的颗粒由粗变细,经过重结晶形成致密性更好,颗粒更小的颗粒硬玉,由于这个过程中没有致色因素铬元素的参与,糜棱岩化只是优化了翡翠局部的种,这也是“种莽”的大概形成机制。
由于定向压力和静水压力不同,静水压力可以理解成水下的物体受到的压力是等同大小的,而定向压力只是对局部部分产生压力,这些部分经过风化水解后以及多次分化作用后。
其在皮壳上的表现就呈现凸起的带状、斑块状等。种莽虽然没有色,但是改善了翡翠的肉质,如果有种莽的地方,其他部分沙发细腻致密,那么其下面出冰种的可能性很大。
三、“色莽”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从结构形成上去理解它?
翡翠的绿色条带多是成岩期(即翡翠生成的第二个时期,色化期)后改造的结果。
在应力作用下硬玉岩塑性变形、破裂,而后含致色的“铬”离子的热液侵入,与翡翠硬玉的铝离子进行离子交代,形成绿色条带。
所以说有色条带多是变形破裂带。而这一破裂带又继续在应力和热液作用下发生了揉皱和重结晶,这个过程叫做糜棱岩化,翡翠玉肉结果被外力作用而破裂成更小的晶体颗粒,然后重结晶成更致密的玉肉。
这些玉肉带形成了一条结构致密的、条带的翡翠色带,这些色带在翡翠皮化期经过几百万年的分化水解形成了次生矿物质,反映在风化壳上就是“色莽”。
色莽从形成原理上和松花相似,我们回顾一下松花和翡翠绿色的形成:松花是绿色硬玉经过分化水解在皮壳上的表现,而绿色硬玉的形成发生翡翠的在色化期,其中翡翠硬玉受到外部定向动力作用和热液影响。
与共生存在的角闪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角闪石的铬元素通过真溶液渗透到硬玉见习中,铬元素和硬玉的铝元素发生交代作用。
再经过重结晶,最后形成含铬元素的硬玉,其中铬元素是翡翠绿色的致色因素,所以我们看到的翡翠原石绿色大部分都是以色带的方式延伸,原因就和上述过程有关系。
f48d810dbf7848a6a6bbdfc98eff28be.png 色带
翡翠原石绿色色带
然而,色莽的形成原理和上述过程相似,由于翡翠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热液和外部定向动力作用,使得受冲击部分的硬玉与含铬元素的矿物发生发生碰撞碎裂,铬元素置换了硬玉的铝元素。
同时由于受到冲击的部分发生了“糜棱岩化”,晶体颗粒从粗变小,随着后来的重结晶,受冲击部分晶体颗粒比没有收到冲击部分的颗粒要小,致密性要好。
致密性好,颗粒小而且含有了铬原石的翡翠原石经过几百万年的生长,最外层部分受到分化水解等物理化学作用形成了次生矿物,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皮壳。
这些皮壳同样经过时间的转移,也会发生多次风化、冲刷等物理化学作用,其中结晶粗、致密性差的部分皮壳抗分化能力最差,其皮壳容易脱落,而晶体致密、颗粒小、均匀的的部分形成的皮壳抗分化能力强,不容易脱落。
在翡翠生长的过程中,其环境复杂多变,经过的物理化学过程当然不能以一概全,上述过程分析也不能包罗万象,仅作为参考学习。
四、总结一下
一般来说,细粒致密结构比粗粒疏松结构抗风化能力强,绿色部分比无色部分抗风化能力强,表现为:抗分化能力弱的部分皮壳凹下去,抗风化能力强的部分则凸起来。
这里还是要普及一下什么是抗分化能力?形象的理解,打个比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泥角房和同年代的火烧过的红砖房的墙,经过5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其外面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其中泥角房的墙,用手去刮一下,会有很多泥土脱落,而红砖房则没有脱落,这说明火烧过的红砖房的墙抗分化能力强。
其本质是晶体颗粒小和致密性好导致了其抗分化能力强。通过上面的形象理解,与无色、浅色粗粒疏松结构的基底相比,“色莽”是细晶体颗粒结构的绿色部分凸出来,形成“色莽”。
还有一种情况,翡翠颜色集中的带状区域可能含有一定闪石或绿辉石,这两种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均弱于无色的硬玉,因此有颜色的带状区域反而凹陷下去。
“色莽”一般平行绿色的走向,绿的走向或称绿的形状,大多为原生裂隙中充填了富含铬离子的物质而致色的方向。
a16b170cc52a4e3982c36e99fd733840.png 色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dshome.com ( 滇ICP备2023003049号-1 )

GMT+8, 2025-5-23 05:06 , Processed in 0.05946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