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级翡翠价格十分昂贵,一块100克左右的玻璃地艳绿色翡翠价值十五万美元。因此,市场 上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的翡翠非常之多。 在市场上流通的多是染色翡翠和赝品。这些赝品制作精美逼真,在识别上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一)、翡翠的主要鉴定特征 变斑晶交织结构: 不论翡翠原料或成品,只要在抛光面上仔细观察,均可见到变斑晶交织结构,像花斑一样。也就是说在一块翡翠上可以见到两种形态和排列方式不同的硬玉晶体。一种是颗粒较大的粒状(斑晶),另一种是在斑晶周围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状小晶体。一般情况下同一块翡翠的斑晶颗粒大小均一。斑晶两端稍尖,像眼睛状。斑晶的长轴和纤维状小晶体的延长方向一致,有明显定向排列的迹象。 石花: 翡翠中均有细小团块状,透明度稍差的白色纤维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石花。这种石花和斑晶的区别是斑晶透明,石花微透明至不透明。 颜色不均: 翡翠的颜色不均,在白色、藕粉色、油青色、豆绿色的底子上伴有浓淡不同的绿色或黑色。就是在绿色的底子上也有浓淡之分。 油脂玻璃光泽: 翡翠光泽明亮,抛光度好,呈明亮、柔和的强玻璃光泽。 密度和折光率 : 翡翠与相似的软玉、蛇纹石质玉、葡萄石、石英岩质玉的区别除上述几点外,翡翠的密度大,折光率高也是其特点。翡翠在三溴甲烷中迅速下沉,而软玉、蛇纹石质玉、石英质玉均在其上悬浮或飘浮。点测法测折光率翡翠1.66左右,而其他相似的玉石均低于1.63。 包裹体: 翡翠中的黑色矿物包裹体多受熔融,颗粒边缘呈松散的云雾状,绿色在黑色包裹体周围变深,有“绿随黑走”之说。 亲水性强 : 在翡翠成品上滴上一滴水,水珠突起较高。 综上所述,翡翠主要的识别特征是:颜色不均,绿色定向延长;带油脂的强玻璃光泽;变斑晶交织结构;有凉感;在查尔西镜下颜色不变。 (二) 翡翠与相似玉石的识别 与翡翠相似的绿色玉石主要有含水钙铝榴石岩,绿色独山玉、东陵石、澳洲玉。 含水钙铝榴石岩: 白绿相间的绿色。半透明。绿色呈一点一点的点状展布,而不是像翡翠那样呈细长的纤维状展布。硬度低,5.5左右,只要用小刀即能刻动。查尔斯镜下绿点显暗红色。这种玉最早使用可能是在非洲,故称非洲玉。缅甸亦有产出。近期在中国的青海、云南已相继发现并开采应用。 绿色独山玉: 独山玉是产在中国河南独山的一种半透明状多色玉石。其中由白色黝帘石和绿色含铬云母组成的绿色独山玉颇似翡翠。区别在于它没有翡翠那种翠性(变斑晶交织结构),没有翡翠那种带油脂的强玻璃光泽。绿色的含铬云母虽然亦呈定向展布,但在查尔斯镜下观察呈现暗红色。 东陵石 : 产于印度的一种含铬云母得石英岩,半透明,绿色。由于含铬云母呈鳞片状,故可见闪光的亮点。在查尔斯镜下观察含铬云母呈暗红色。 澳洲玉(南洋玉): 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含镍的玉髓。结构属隐晶质,十分细腻,颜色均一。呈浅绿色、绿色。除绿色像翡翠,查尔斯镜下不变色外,其他均无相似之处,故易识别。 (三)、赝品 脱玻化玻璃翡翠: 市场上称之为马来西亚玉。它与天然翡翠十分相似。目前市场上可见到玻璃地艳绿色和玻璃地老艳绿色两种。脱玻化玻璃翡翠颜色不均一,绿色纤维呈变斑晶交织结构围绕于斑晶周围,纤维丝絮呈定向延伸。用肉眼观察时,与天然优质翡翠的最大区别是:透明度好,表面有浇铸冷却的光滑收缩凹面。用仪器测试:折光率为1.45,密度为2.64g/cm3。疏水性强,在表面上滴上一滴水灰很快散开。 玻璃: 仿翡翠玻璃呈半透明乳白状,颜色为突出的斑点状。放大观察可见圆形气泡和漩涡状波纹。 上述两种玻璃翡翠在查尔斯镜下不显红色。 染色石英岩: 染色石英岩是冒充翡翠的染色天然玉石。染色石英岩具等粒状结构,在颗粒之间没有纤维状细小晶体。绿的染料均匀的附着在粒状颗粒之间,在染色石英岩裂隙处,绿色会变深或变浅,绿色不能自然的连续穿过裂隙。石英岩中的黑色矿物晶形完好,颗粒边缘没有受熔融的现象。绿色在黑色矿物边缘没有变化。密度2.64g/cm3,折光率1.54,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呈暗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