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翡翠 赌石
查看: 2377|回复: 0

翡翠及相似玉石的特征和鉴别

[复制链接]
积分
6094
UID
13
注册时间
2015-10-20
发表于 2017-4-26 10: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珠宝市场上,尤其是在翡翠的批发市场上,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仿冒翡翠的玉石,必须加以识别。这些仿冒品在外观上与翡翠相似,若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通过仔细观察,通常可以找到与翡翠不同的鉴别特征,一般来说鉴别不特别困难,如果再辅助以必要的鉴定仪器,对这些仿制品的鉴别就会更加地准确。
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易与翡翠混淆的品种有:软玉(碧玉)、独山玉、钙铝榴石玉、蛇纹石玉、钠长石玉(水沫子)、磨西西、绿玉髓、绿色玛瑙、东陵石、染绿色石英岩、玻璃、天河石、染绿色大理岩、符山石玉、半透明祖母绿等。
第一节 翡翠的鉴定特征
一、翠性
翠性是由于组成翡翠的硬玉晶体具有两组完全的解理而造成的。当翡翠在外力作用(如切开)下破裂时,破裂面上及邻近的晶粒在强烈的机械应力作用下沿解理破裂形成解理面。由于解理面平整光滑能够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在光照下可看到众多闪闪发光的小面,如同蚊子翅(图5-1)。通过这种闪光面的大小和形态,可以了解组成翡翠的硬玉颗粒的大小和形态特征。并且翠性是翡翠独有的特征,借此可以与其他相似的玉石和仿冒品区别。
P1160014.JPG
在翡翠锯开的或未抛光的表面上,翠性非常明显,当组成翡翠的硬玉颗粒大时,闪光面也大,颗粒小时,闪光面也小,根据大小和形态,翠性被分成3种类型:
(1)雪片:片状的较为明显的闪光面,通常由粗粒、短柱状硬玉颗粒的解理面造成:
(2)蚊子翅:狭长状的小闪光面,由中粗粒柱状到长柱状的硬玉颗粒的解理面造成;
(3)沙星:点状的细小闪光面,由细粒柱状或纤维状的硬玉颗粒的解理面造成。
但是,翡翠经过抛光和上蜡等工序后,翠性就不易看到了,尤其是沙星状的翠性更难观察。表面上,雪片状的解理面当抛光不彻底时,可形成带有许多小凹坑,与周围边界清楚,并在某一方向上仍可见到一致反光的略为下凹的表面,如果进一步抛光就会形成所谓的橘皮效应。
二、豆一粒状特征
所谓的“豆”是指组成翡翠的晶粒之间的界线,当晶粒的边界明显时,就出现“豆”的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晶粒之间镶嵌不紧密,边界平直,颗粒粗大的结构类型
豆状特征多出现在透明度不好的翡翠中,但也有一些翡翠,虽然晶粒粗大,可以分辨出不同晶粒,能够看出粒状特征,但边界线模糊,是由于重结晶等作用使颗粒之间的结合紧密,同时使透明度得到改善。此外,还可从翡翠抛光的表面上,查找颗粒的边界来识别颗粒大小和形态特征。粒状特征也是翡翠的一种鉴定标志。
三、橘皮效应
翡翠的抛光表面上常常像橘皮似的起伏不平,这种现象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组成翡翠的硬玉晶体的性质和结构,在翡翠中硬玉颗粒的排列方向不一致(即使有一定的方向性,也不会一一平行),导致在表面上出露的硬玉颗粒的方向不一致,比如有的是柱面平行表面,有的斜交,有的垂直。从硬度上看,垂直柱面出露的颗粒硬度最大,平行柱面出露的颗粒,由于解理发育等原因,硬度小,斜交的则界于这两者之间。当用传统的抛光技术进行抛光时,较软的颗粒就会被更多的磨蚀,形成下凹的表面。所以翡翠的橘皮效应不仅只是凹凸不平的抛光表面,橘皮还具细微的、特征的现象。
(1)橘皮的凹坑具有清晰的、几何状的、反映硬玉晶粒形态和大小的边界。
(2)凹坑仅略为下凹,凹面的光泽与外面未下凹部分的光泽一致
橘皮效应的明显与否取决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翡翠结构的性质,组成翡翠的硬玉的粒度越小,结合越紧密,橘皮效应就越不明显;另一个因素是抛光的方法和质量,软盘抛光的橘皮效应明显,硬盘抛光则相反。抛光粉的硬度越高,橘皮效应越不明显;抛光越充分,橘皮效应愈明显。
当橘皮效应很明显时,可在柔和的光线下肉眼直接观察翡翠抛光表面的反射光,就能看到。一般的情况下,须用10倍放大镜或显微镜来观察。
根据橘皮的大小和形态,可以识别翡翠结构的特点,是区别相似的玉石和仿冒品的重要特征。
四、翡翠的内含物
翡翠中常见的、对翡翠的识别有一定意义的内含物有以下3种类型:
1.白色絮状物
石花是翡翠中团块状的白色絮状物,从宝石学的角度上看,石花也可能是翡翠中的包裹体,即可能不是硬玉,而是其他的矿物组成,也可能是愈合裂隙。但由于这些石花,或多或少与后期的充填,交代作用有关,同时与翡翠的颗粒大小有关,所以也可以看作为结构特征。
形态上这些白色的絮状物类似芦花,具有放射状分布的特征。
2.黑点
黑点是铬铁矿被硬玉交代后的残余和假象,在强光透射下往往呈绿色,反射光下往往呈黑色。黑点一般是孤立地零星分布。
3.黑块
黑色,但透射光为灰褐色的色斑。翡翠中的黑丝、黑带是由碱性角闪石或绿辉石造成的。碱性角闪石的作用也须分不同的情况对待,如果绿色为主体的翡翠中含有黑色的角闪石,这些黑色或暗色矿物对翡翠的外观产生不利的影响,应作为净度特征对待。但是,如果在无色或白色为主体的翡翠制品中含有这些暗色的矿物,对翡翠的外观不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而会提高翡翠制品的价值,这时,这些暗色的条带小当作净度特征,而是作为颜色要素来看待。
五、翡翠的色形特征
翡翠具有多种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各自特征的颜色分布特点,翡翠的绿色分布均匀,并常呈脉状,称为色根,是翡翠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他的绿色玉石的颜色多为均匀,或者有不同分布特点。翡翠的颜色色形特征更详细的内容请参阅第三章的相应章节
六、翡翠的光泽
光泽是表面反光产生的现象。宝石的光泽受到表面抛光程度、宝石的折射率大小和表层结构特点的影响。抛光良好,质地致密的翡翠,由于表面光滑,可呈玻璃光泽;质地粗疏的翡翠,由于粒间间隙的影响,橘皮效应的影响,光泽较弱,呈亚玻璃光泽到油脂光泽。有些经过酸洗充填或酸洗的翡翠,抛光工艺应用不当,表面的橘皮效应和微隙发育,会出现比油脂光泽更弱的蜡状光泽。
观察翡翠的方法是,在正常照明条件下,肉眼观察翡翠表面的反光程度(亮度)和映像的清晰程度,具玻璃光泽的翡翠,能形成清楚的映像,例如,对灯光或者对窗户的清晰映像,蜡状光泽的翡翠只能出现模糊的映像。
七、翡翠的相对密度和测定
测量翡翠的相对密度是鉴定翡翠的重要方法。硬玉的相对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一般认为在3.20-3 .40之间,大多数的翡翠的相对密度在3.33以上。钠铬辉石翡翠的相对密度可达3.50,绿辉石翡翠的相对密度为3.30-3.38。
翡翠的相对密度测定有多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掂重,是粗略估计玉石的相对密度的一种实用方法,这对相对密度比翡翠小较多的玉石的区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翡翠的相对密度3 32是各种玉石中较大的,或者说翡翠是比较重的玉石,而钠长石玉、石英岩等的相对密度小,只有2.60左右,比翡翠约轻1/4,对体积比较大的玉件,用手可以掂出他们之间的重量差异。
另一种更为准确的方法是用相对密度为3 30的纯二碘甲烷液体(比重液),绝大部分的翡翠在这种液体中缓慢下沉或者悬浮。其他品种的玉石在这一比重液中大多数是上浮。静水称重法可以得出测试样品的相对密度的数值,利用电子天秤分别称取样品在空气和水中的重量,然后用公式:相对密度一样品在空气中的重量样品在空气中的重量一样品在水中的重量计算。
八、翡翠的折射率及测定
翡翠是多晶质集合体,一般只测定平均折射率,翡翠的折射率比较稳定,多在1.66左右,大多数其他玉石的折射率都与翡翠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软玉的折射率1. 62左右、钠长石玉的折射率1.53左右,依据折射率的差别,可以非常方便而且准确地区别出外观上与翡翠相似的其他玉石。
翡翠的折射率可使用宝石学专用的折光仪来测定。由于翡翠多只具有抛光的弧形表面,故必须应用点测法的技术,即观察时眼睛要远离(30cm左右)折光仪的目镜进行观察,根据翡翠样品与折射仪测试棱镜接触形成的影像的明暗变化,来读取折光率的数值。这一方法要经过一定练习才能应用自如,达到必要的准确度。
九、可见光吸收光谱及测定
翠绿色翡翠有典型的吸收光谱特征,只要达到浅绿色浓度以上的绿色翡翠一定有位于红光区的3条由铬引起的吸收线,并且具有所谓的阶梯状的特征,其中中间的一条即p660nm的吸收线最为明显。颜色较浅的绿玉翡翠红光区的铬吸收线可能不够明显,一般只能看到660nm的吸收线或者由这一吸收线造成的台阶状的吸收边。红光区吸收光谱是鉴别天然与染绿色翡翠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浅绿甚至白色的翡翠在紫光区都可看到437nm吸收线,一般认为该吸收线是由Fe造成的。翠绿色的翡翠由于Cr”离子在蓝紫光区也有很强的吸收,437nm的吸收线被掩盖而看不到。437nm的吸收线可以作为鉴别翡翠与相似玉石的鉴定特征。
灰绿色的翡翠,或者绿辉石翡翠看不见红区的吸收线,但往往有明显的437nm吸收线。钠铬辉石玉则由于不透明,通常观察不到有意义的可见光吸收光谱。
翡翠的吸收光谱可用分光镜进行观察,最好采用棱镜式分光镜,光栅式的分光镜一般只能模糊地看出红光区的吸收线,紫区的吸收线看不到,棱镜式的分光镜不仅能够兼顾两者,而且还因为其透光量大,更容易观察,红光区的光谱也更为清晰。
观察翡翠的吸收光谱还要有合适的光源。半透明的翡翠需要用强光才能穿透。观察时,分光镜要对准通过样品的光线,要尽量地让光线进入分光镜,采用带有刻度的分光镜,还能够测定吸收谱线的波长。如果应用分光光度计,还能定量地测量出翡翠对可见光吸收特征,给出不同方法测试的翡翠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对照。
十、紫外荧光
翡翠基本上没有紫外荧光,尤其是翠绿色、绿色、墨绿色、黑色和红色的翡翠,在长波(364nm)和短波(253nm)的紫外灯下,都不发荧光。只有部分白色的翡翠,在长波紫外光有弱的橙色荧光。翡翠经过上蜡后,会出现弱的蓝白色荧光,如果翡翠的结构不够致密,有较多的蜡浸入了翡翠内部,蓝白色的荧光也会随着增强。早先酸洗充胶的翡翠会有中到强的蓝白色荧光。个别染绿色的翡翠会有极强的紫外荧光。所以,观察翡翠的紫外荧光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
翡翠的紫外荧光可用宝石等专用的紫外荧光灯进行观察,由于翡翠的荧光弱,一定要注意避免可见光的干扰,必须把样品放在暗箱中观察。因为,如果有可见光存在,就难以分清到底是翡翠表面的反射光,还是翡翠在紫外线的激发下发出的荧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dshome.com ( 滇ICP备2023003049号-1 )

GMT+8, 2025-5-24 05:44 , Processed in 0.05852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