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锈刀解石 于 2018-4-19 11:55 编辑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如果熟悉翡翠的人,应该都知道翡翠业内有着“三分料,七分工”的说法,翡翠雕工的好坏除了会影响雕件的美观,还能左右翡翠成品价格的高低。
古云翡翠
今天古云翡翠(guyunfc)要说的是一块大马坎老场口半开窗的“小灯泡”,重349克,因为雕工师傅技艺精湛,价值倍增。
古云翡翠
这块原石只有巴掌大小,但剥皮见肉,种水也很好,达到了冰种的级别。在打光灯下去皮的黄皮部位下面还出现了冰黄雾,不过这也是大马坎场口原石的一大特性,多数大马坎石头都经常会带有红黄雾层。 眼看料子切出来了,还是冰种料,不过货主还是有些纠结。这块料子不大,形状还不规则,手镯是不用想了。直接切开做成挂件来卖又很亏,开挂件会浪费掉很多料子,而且价值也不会高。 这时雕工师傅给了货主一个建议:雕大件!这种大小料子,大件的货永远要比小件的更值钱,因为两个字“难得”。 雕工师傅经过反复的琢磨与推敲,根据料子的形状,色彩的分布走向,种水的微妙变化来构思设计,最终选择了弥勒佛作为雕刻题材。 这是初步构思图,看出形状没?粗胚出来了,下面我们来看看细节: 是不是很漂亮?但这还只是抛光前的细节图,古云翡翠再给大家看一看抛光前后的对比↓↓↓ 冰种、黄白相间的双色弥勒佛,怀抱一柄如意,雕工精湛,寓意深远,一眼看上去就很有喜感,按照现在的行情,最少也能卖50000人民币,这里面雕工的价值是占了很大比例的。
别不相信,就以翡翠佛公为例,赵顾问给大伙看几个“用脚”雕出来的翡翠挂件:
就算这件弥勒佛挂坠的种水不好,但雕工也太随意了吧,看上去像三聚氰胺喝多了~~~ 这个种水好了,但雕出来的佛像口歪眼斜!外加扭腰蹬腿! 长胸毛的弥勒佛!!!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虎头蛇尾说的就是这种,雕了脑袋就不刻身子了吗? 这佛头已经被雕得扭曲了,哭笑不得! 一尊练了缩骨神功的弥勒佛?
其实,判断翡翠雕件好不好很简单,就一个标准:美和不美!再专业一点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进行判断:巧、俏、精~
翡翠的“巧”
“巧”指的是作品画面构思和取义的巧妙,好的构思能最大程度上呈现一件翡翠作品的意境,根据原料本身的种、水、色、结构、大小,设计出最为合适的款式,定义出最为美好的寓意,这就是翡翠雕工的“巧”。
翡翠的“俏”
“俏”指的就是俏色的利用,具体体现出雕刻师傅的基础功夫,根据翡翠的颜色分布特点,充分利用不同部位的颜色,凸显翡翠的和谐美,提升意境。俏色用的好可以画龙点睛(如下图左),用的不好只能丑上加丑(如下图右)。
翡翠的“精”
“精”指的就是工艺的精湛,一件上等的翡翠雕刻作品,都是由一刀一刻的细节组合而成的,线条是否流畅,比例是否协调,神态是否惟妙惟肖,都可以看出雕工精不精湛。
主角需要配角的衬托,蓝天需要白云,好料自然也需要配好工;好的雕工,更能提升翡翠作品的意境,为翡翠锦上添花,使它价值与颜值兼备,成为一件绝妙的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