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翡翠 赌石
查看: 2454|回复: 2

古云翡翠——赌石的预测

[复制链接]
积分
114
UID
770
注册时间
2018-4-17
发表于 2018-6-4 11: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当前翡翠研究中最困难、最复杂亦是最现实的问题。目前我们主要是根据翡翠原石在经历地质风化作用后反映在皮壳表面的特征和标志来进行预测,具体表现在赌石皮的颜色、成分、结构和裂隙四个方面。


1.皮色预测
这是赌石预测的关键。皮色又分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是翡翠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颜色, 如绿色、紫色、黑色、白色等大部分翡翠的颜色。它们本身代表了内部翡翠的颜色,是预测的直接标志。在这些颜色中以绿色和黑色最重要。表皮上的绿色称“松花”是赌石内部绿色在表皮上的直接表现,因而也是最可靠的依据。总的说来松花愈绿愈多愈集中愈好, 除此以外还要注意松花的形态和图案 松花的形态和图案 松花的形态和图案 松花的形态和图案,呈块状者最好,次为脉状,浸染最次。松花呈脉状者称“蟒带”,一般形成在围岩之后,因其结构和成分与围岩不同,差异风化的结果会凹进或凸出。黑色和灰色称“癣”,常呈斑点状,主要是绿色硬玉被阳起石交代的结果,俗称“癣吃绿”或“黑随绿走”,当绿色硬玉刚被交代而有大量残留时则称“狗尿地内出高绿”。


黑色对翡翠来说是一种不好的颜色,但却是绿色的指示剂,故对癣要作具体分析。一般说来深紫和浓绿不能兼得,即所谓‘好翡无好翠’。白色表明色纯,一般赌水头(透明度)不赌色,但有时内部也出现高翠。次生色是翡翠形成后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颜色,是低价铁变高价铁的结果,其颜色受 Fe3+/Fe2+比例和全铁含量的影响呈土黄、棕褐和锈红色等。赌石皮壳因与土壤直接接触,除本身风化色外还参入了土壤中的元素,特别是铁,因而具不同色调的颜色,且不同层位各异,因此一定要了解具体场口才能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来说, 黑色、白色和棕褐色与毛料肉色关系较密切,土黄色和锈红色主要与环境有关,不宜用于预测。




2.成分预测
翡翠主要由硬玉组成,除此以外还有其他辉石、角闪石、钠长石等多种矿物,皮和内部一般成分相同,风化去除新矿物和产生的新矿物可通过残留痕迹和可能的风化过程推测原生矿物。一般来说,纯硬玉色浅、较稳定不易被交代;如硬玉含铬和铁等杂质则可呈绿色, 易被灰黑色角闪石交代,绿色残留多少取决于角闪石化程度,其判别方法同癣的判别。角闪石抗风化能力较硬玉弱,常在赌石表面出现凹陷深色蟒带,如角闪石化严重,可赌性差。钠长石易发生化学风化而变成白色土状高岭土,使毛料表面产生落砂现象。少量钠长石可使翡翠透明度增加,钠长石含量多时则成为钠长石玉(俗称爬山玉)。


3.结构预测
结构是评价翡翠的重要因素。我们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可粗分为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和碎裂结构三大类,而以变晶结构为主。变晶结构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其中矿物成分较单一,一般说来矿物粒度愈细、大小愈均一、排列定向者,水头(透明度)愈好。“砂粗肉粗,砂细肉细”这是一般规律。表面光滑程度是内部成分和结构的反映,所以表面光滑致密、坚实细润且结构均匀者,一般也是内部成分和结构均一、粒度细, 透明度好,可赌性稍强,反之可赌性差。碎裂结构是翡翠形成以后遭受构造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可通过皮壳上的柔皱、小褶曲、香肠构造、平行或雁行排列的裂隙反映出来。由于内部硬玉矿物已发生破碎和变形,故强度下降,透明度降低且块度变小,一般可赌性差。交代结构是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常见的有交代残留结构、交代净边结构、交代假象结构等,质量好坏决定于交代矿物的种类和交代程度等。


4.裂隙预测
内部裂隙发育情况极大地影响翡翠的质量。一般说来皮壳细腻致密、表面平整光滑者一 皮壳细腻致密、表面平整光滑者一 皮壳细腻致密、表面平整光滑者一 皮壳细腻致密、表面平整光滑者一般内部裂隙少,如表面凹凸不平或有定向*裂隙或具碎裂结构特征则表明内部有裂 如表面凹凸不平或有定向*裂隙或具碎裂结构特征则表明内部有裂 如表面凹凸不平或有定向*裂隙或具碎裂结构特征则表明内部有裂 如表面凹凸不平或有定向*裂隙或具碎裂结构特征则表明内部有裂。看裂隙要注意充分利用自然风化面和注意赌石的形状,进一步要注意裂隙大小、数量、形态、与绿色翡翠的关系及成因等,一般说来裂隙数量多、形成时间晚的赌石质量差。


【赌石扫盲贴之一】皮色分析——赌石预测的关键
毛料表面上风化的光滑程度也是内部成分的标志。纯硬玉岩如果成分、结构比较均匀, 表面一般总是比较均匀光滑的。相反, 如果成分、结构不均匀或内部有裂隙, 表面就会有落砂、凹坑、凹槽等现象出现, 或有风化不均匀的风化色块。因此, 一般来说表面均匀光滑者可赌性稍强。利用矿物成分来预测翡翠赌石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应用得当将会有很好的效果。


皮色分析——赌石预测的关键
翡翠赌石预测是经营和研究中最复杂、最困难亦最现实的问题, 这方面一直是一项空白。现代科技可以人体透视、查出癌症, 甚至细小异物。但还没有仪器能测出赌石内部有绿无绿。


鉴于这种情况, 笔者试图从毛料皮色着手, 对皮色进行系统分类, 并结合成矿理论, 对不同) 皮色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对赌石内部的绿色进行预测。


1 皮色的分类
根据毛料表皮上颜色的成因、皮的颜色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两大类。原生色是翡翠形成过程中内生作用形成的颜色, 如绿色、紫色、黑色、白色、无色等。次生色是翡翠形成以后, 在次生作用下形成的颜色, 如红色、黄色、褐色、棕色等。原生色因为是形成过程中形成的, 与翡翠关系密切, 所以能直接预示内部的颜色, 可靠性大; 而次生色在次生作用下, 发生了许多变化, 因此与内部的原生色没有必然联系, 赌石预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主要介绍用原生色进行赌石预测的方法, 用次生色进行预测的方法将另文介绍。


原生色与赌石预测
原生色以绿色和黑色最为重要, 紫色、白色和无色对赌石预测意义相对较小。


绿色
表皮上的绿色俗称“松花”。好似地质找矿的露头, 这是玉石内部绿色在表皮的直接表现, 是赌石预测最重要、最可靠的依据。一般来说, 外表没有松花的毛料, 内部很少会有绿色。精明的商家很少会在没有松花的毛料上下赌。


1 一般市面上的赌石多已有擦口或切口。擦口和切口总是选在有松花的地方进行。擦口或)切口的位置和大小是经过许多行家切磋的, 他们总是将毛料上所有的绿色尽可能多的显露出来。因此, 根据松花购买毛料时, 稳妥的做法是有一分绿给一分价。对延伸的和潜在的绿色,除非有十分把握, 否则请切记“十赌九输”的警句。


松花的出现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越绿越鲜越多越集中越好。观察表明, 绿色的深浅和色调内外是一致的, 因为深浅和色调是由致色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决定的, 而致色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在一定的成矿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稳定的。松花的多少和形态则是变化的因素, 但多少和形态亦有联系。绿色越多, 形状越规则, 皮色和肉色的一致性就会增强, 可赌性要提高。反之, 绿色越少, 分布越不规则, 皮色和肉色的一致性就会下降, 变化会越
无规律。可赌性就要大打折扣。


绿色主要包括块状、脉状、浸染状三种形态, 中间还有一些过渡型。就可赌性而言, 依;次下降。


块状松花如果占赌石面积的 1.4, 就是很好的表现了。赌石中有一种俗话称为“包皮绿”的毛料, 它的绿色只分布在表面, 往往给人满绿的错觉, 值得注意。“宁可买一线, 不买一大片”, 这里的“一大片”指的就是“包皮绿”。“一条线”则指下面介绍的脉状松花。


松花如果呈脉状, 即松花以绿色的蟒带出现, 其形成时间一般在围岩之后。这种世代的差异, 可能导, 致结构、成分上的差异, 因而导致差异风化。蟒带分布的地方在整个毛料表面凸出来或凹进 去。因为在成分相同的情况下, 细粒结构比粗粒结构抗风化能力强, 所以凸出的的蟒带一般结构较细, 而凹进去的蟒带结构较粗。脉体的宽度, 脉壁的形态, 两脉壁的相互关系和脉体在毛料上出现的长度对判断脉体的尖灭非常有用。蟒带宽度越大, 脉壁越平直, 两脉壁越接近平行, 蟒带在赌石上的长度越长, 尖灭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蟒带是弯曲的,两脉壁有一定交角, 交角指向赌石内部, 在毛料上出现的长度又小, 尖灭的可能性就较大, 可赌性下降。


蟒带如果呈现其它颜色, 如白色、黑色、锈红色、灰色等, 在没有找到松花之前, 最好不要购买。黑色的蟒带主要成分是角闪石, 是否定的标志, 不值一赌。如果松花呈丝丝状(细脉状, 脉长小于 1cm ) , 说明其明显受应力影响, 质量不可能很好。




除非毛料水头很好, 否则不要下太大的赌注。因为这种形态的绿不会很集中而构成色料, 一般只能做花牌料。


星点状(浸染状) 松花比上述各种松花的可赌性都要小, 这种松花总是比较分散, 不会构成色料。如果松花上伴有黑点, 松花和黑点将紧密共生, 此石不可赌。


黑色
黑色毛料皮壳上的黑色部分俗称“癣”。研究表明, 热液蚀变的角闪石是癣的主要矿物成分, 也是癣呈黑色的主要原因。因绿色部分的化学成分比无色或白色部分复杂, 故癣有选择悻茭代绿色的习性, 即所谓“癣吃绿”、“黑随绿走, 黑靠绿生”的特点。所以, 根据黑色的特点, 我们可以大致推断绿色的有无和多少。


黑色与绿色这种密不可分的联系, 包含着黑色与绿色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黑色的出现, 交代了原先的绿色, 是绿色否定的标志; 但黑色同时预示了绿色的存在, 至少说明曾经存在, 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有绿不一定就出现黑, 但有黑一般容易包涵绿。黑是不好的, 它影响了绿, 否定了绿; 但黑又是好的, 因为有向绿转变的可能。黑与绿是赌石中对) 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识到这一点是赌石研究的进步, 对了解赌石有很现实的意义。绿色的多少决定于黑色的交代程度, 交代得越彻底, 绿色存在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可赌! 性也越小。癣的形态对于推断内部的绿色最有帮助的。其形态大致分为块状、脉状、细脉状、细脉. 浸染状、浸染状等五种。


块状癣呈面积较大的黑色团块, 是热液局部均匀地交代硬玉岩的结果。交代过程是渐变的、面状推进的。这种交代多数发生于成分上、结构上较均匀的翡翠。由于交代是均匀地进行的, 因此如果有绿色将被均匀的、整体的保留下来。所以块状癣是向绿色转变可能性最大,赌性最好的一种癣。行业界中所称的“睡癣”、“软癣”和“膏药癣”均为典型的块状癣, 部: 分称为“狗屎地”的品种亦属于这种情况。


行话说: “狗屎地里出高绿”, 正说明这种情况。实际赌石过程中, 对癣的形状作出判断后, 还要注意松花。松花的色调、多少、形状、方向的判断同前面所述。


脉状癣是热液沿玉石中的裂隙充填形成的长条形癣。行业界亦称为“直癣”。-因为这种癣以充填作用为主, 选择悻茭代作用不明显, 癣与绿无成因联系, 所以脉状癣不能用来赌石。状癣的最大特点是形状规则, 脉壁与玉石围岩有明显的分界。


细脉状癣与脉状癣有相同的成因, 是热液沿细小的裂隙以充填为主形成的。因这种小裂隙往往聚集成群成片, 对玉石有很强的穿透力, 故对玉石的破坏性较强。这种癣不仅应当浸染状癣常呈各种不规则分布的黑点, 俗称为“癞点”、“苍蝇屎”等。“狗屎地”是一种浸染状癣分布密集的特殊类型。浸染状癣的交代作用有很强的选择性, “黑随绿走”, 正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特点, 同时由于癣在绿中分布很分散, 选料时很难避开, 严重影响了玉石的质量。除非黑点分布较稀少。否则浸染状癣一般不应用来赌石, 选料时还应尽量避开, 黑点越密集, 毛料的可赌性就越差。


但是, 有一种黑点与浸染状癣完全不同。外观上虽然亦呈黑色, 但其矿物成分为铬铁矿, 是翡翠形成过程中的残留矿物。这种黑点往往比较细小, 小于 1mm , 零星分布。外形也较规则, 有时还有较好的晶形, 抛光后呈金属光泽, 可与角闪石类黑点癣相区别。因铬铁矿含有" 很高的铬, 这种黑点分布之处常常绿色浓艳, 有时还特别容易在透明度好的老种翡翠中出现。


由于黑点小, 分布稀, 工艺上容易选料, 有时绿色本身也可以掩饰黑点, 因此对翡翠质量影响不大。同时由于铬铁矿的量少、点小, 也很难在毛料上找到, 但是一旦出现了铬铁矿, 就是较好的赌性标志。


细脉浸染状癣即同时出现了细脉状和浸染状的两种癣, 由于细脉状和浸染状的两种癣对. 翡翠质量都有较强的破坏性, 所以这种癣不宜赌。


其它颜色除绿色和黑色外, 毛料上的原生色还有紫色、灰色、白色、无色等。紫色品种俗称“春”或紫罗兰。大量观察表明: 有春色会死。虽然经常看到浅紫和浅绿" 并存, 但从来深紫和浓绿不可兼得。紫色越深则绿色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小, 尤其是**泛红, 的“白腊春”, 几乎肯定不会进绿。所以有紫色松花的毛料, 除非当作紫色品种开发, 一般不能以春赌色。另外, 紫色品种多数亦水头不好, 更值得注意。


灰色、白色、无色等与绿色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经验表明绿色与这些颜色无一定的联系, 所以不能根据这些颜色来判断绿色, 在赌石中这些颜色可作参考, 但意义不大。

赌石之家:www.dshome.com
积分
328
UID
817
注册时间
2018-6-30
发表于 2018-7-5 0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积分
18
UID
793
注册时间
2018-5-21
发表于 2018-7-27 16:1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涨见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dshome.com ( 滇ICP备2023003049号-1 )

GMT+8, 2025-5-23 21:56 , Processed in 0.06610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