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翡翠 赌石
查看: 1752|回复: 0

详解翡翠皮壳的重要表现—蟒

[复制链接]
积分
846
UID
890
注册时间
2019-5-18
发表于 2019-7-26 17: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蟒”是翡翠原石皮壳上出现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条带状或者块状物体,是人们判断种、水、色的重要依据。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翡翠存在结构和成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会导致硬度的不同,在风化过程中硬度小的部分就会被逐渐风化掉,硬度大的部分就得以保留。一般情况下,翡翠的绿色部分要比无色部分抗风化能力强,结构致密部分要比结构疏松部分抗风化能力强,正是由于这种抗风化能力的差异性,才导致蟒的形成。
u=3819156207,2147944237&fm=173&app=25&f=JPEG.jpg
蟒的种类有很多,按颜色可分为绿蟒、白蟒、黄蟒、黑蟒等;按形状又可分为带蟒、跳带蟒、一字蟒、卡子蟒、丝蟒、包头蟒等等,品种非常繁杂。但按照蟒的形成主因,只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因结构致密度不同生成的蟒—种蟒,另一个是因成分不同形成的蟒—色蟒。
faedab64034f78f01ce43fe79c379c51b2191cc6.jpg
种蟒
我们都知道,翡翠的生成环境极其复杂,成分也是多种多样,这就造成了同一块翡翠的不同部位也会出现结构致密度的不同,也就是种的不同。在同一风化条件下,致密度较差的部位就会被风化成凹坑,而致密度较好的部位则得以保留,突出于皮壳的表面,形成"种蟒"。种蟒的颜色一般要比皮壳的其它部分颜色要淡,结构也更细腻,一般呈条带状分布,且具有一定方向性。
a8ec8a13632762d0669ab7957fea9efe513dc67b.jpg
色蟒
色蟒就是绿色蟒,其成因主要是因为绿色翡翠的硬度一般要大于无色翡翠。经研究发现,翡翠的绿色带多为变形破裂带,是翡翠在应力作用下变形破裂,然后被含有铬离子的热液侵入,发生离子交代形成的。因为翡翠的绿色带经过热液作用和应力作用的揉皱和重结晶,所以其致密度更好、硬度更高,抗风化能力也更强。需要注意是,一般情况下绿色蟒都会呈条带状或者点块状凸起于皮壳表面,但也会出现凹陷于皮壳表面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绿色区域含有较多的闪石族矿物或者绿辉石,导致其结构致密度降低,抗风化能力反而不如普通无色翡翠。如果在原石的皮壳表面发现这种凹陷下去的蟒,且没有其他表现的话,一般不建议赌了,其出色的几率不大。
8b13632762d0f703736774c5e9fcc7392797c5da.jpg
另外,蟒在皮壳上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很明显,有的则很难发现。这时就可以把原石寖入水中,放置一会后拿出,如果皮壳变干的速度差不多,就证明没有蟒;如果有条带状或者点块状区域,其变干的速度明显慢于其他部分,就可能有蟒,这时就要仔细观察了。
e61190ef76c6a7ef2e83aadb22fc3955f2de66b5.jpg

缅甸翡翠毛料,一手货源,诚信经营,值得信赖,代理私人定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dshome.com ( 滇ICP备2023003049号-1 )

GMT+8, 2025-5-23 11:56 , Processed in 0.05741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