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翠的底
“底”是指翡翠绿色和绿色以外部分的干净程度,看翡翠种和水与色之间互相协调的关系,也称底为地张或者底障等 。
底好:种(结构比较细腻),水(有透明度),色(色调比较均匀),这样互相映衬才能称作底好,一般认为好的“底”有玻璃底、糯化底、蛋清底等。
底差:绿色和绿色以外部分水好称作翠好。如果翠很好,但翠外部分水差,杂质和脏色多,称为色好“底”差,差的“底”主要有石灰底等
底干:水不好的翡翠称作底干
2.翡翠的皮
翡翠的皮是原石在搬运过程中风化而形成,根据皮的致密度,光润度,颜色和,凸凹度,可估计翡翠原料内部的颜色,水头、底的好坏,种是老是嫩和裂绺的有多少(要综合判断评估)。
3.翡翠的綹
翡翠的绺也叫裂绺,裂开的称裂,复合或者充填了其他物质的称绺裂绺分为原生裂绺(就是与原石同时生成)和后期裂绺(即成岩后才生成的),原生的裂绺有些会被后期热液活动修复,还一有些其内充填了后期矿物,后期裂绺一般肉眼可见,对原石整体性破坏很大,甚至有些裂绺把绿色条带切断,错位,还有些绿色条带本身就是裂绺,后期被绿色充填了而已。
4.翡翠的棉
白棉是翡翠内部呈丝状、斑块状、条带状、波纹状的半透明或者微透明的白色矿物,这些矿物的主要成分为纳长石,还有一些霞石加方沸石以及一些气液态包体等,翠与翠之间的白棉也有可能是硬玉本身,这些主要因为绿色分布不匀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