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翡翠 赌石
查看: 790|回复: 0

翡翠的癣是什么?

[复制链接]
积分
6094
UID
13
注册时间
2015-10-20
发表于 2021-11-13 19: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触翡翠的玉友们都听过一个概念叫“翡翠的癣”,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不在多数。那么究竟什么叫做翡翠的癣呢?

癣是指在翡翠原料皮壳表面上出现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痕迹,以斑块状和条带状的出现为最多,是铬离子的提供者,对翡翠的绿色有浸害作用。癣在皮壳上有边缘、有层次、有走向,其形状有的似苍蝇翅膀,有的似白马牙,有的是一片片、一条条、一点点随意分布。癣很分明,大都显得光亮,不同于其他表现。癣除黑、蓝色外,还有白色、灰色或灰白色。癣是皮壳上的一种表现,对块体内部有重大影响,对它的识别和分析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进行推断和认定,为切石或赌石找到可靠的依据。



在翡翠成岩初期,由癣内释放出导致翡翠呈绿色的铬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进入矿物晶铬致色,因此行话称“绿随黑走”或“癣吃绿”。癣与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有癣不一定有绿,有绿不一定有癣,这要看癣的生成时间和环境,以及癣内是否有铬离子的存在等因素。所以民间也有“或癣”与“死癣”之说。

在翡翠的生成过程中及之后的多次地质运动、热液活动中,有铬离子释放的地质环境,可使翡翠变绿。这时未必有癣,即使有癣,癣与绿的关系也不大。若癣与翡翠共生,又适于铬离子释放的地质条件如热液活动,癣内的铬就不断释放致色离子,当地质环境的改变对铬离子释放致色离子不利时,铬离子终止致色,就会产生黑穗绿走的现象,称为“活癣”。生成翡翠以后产生的癣,没有铬离子释放的地质条件产生的癣称为“死癣”。活癣颜色鲜艳亮丽,而死癣颜色暗淡发黑。根据翡翠原料上的绿与癣、翡翠主矿物与癣的穿插关系,可准确判断出活癣与死癣。

癣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碱性角闪石,通常呈纤维状、柱状集合体,呈蓝黑色、靛蓝色,往往围绕辉石,尤其对硬玉呈边缘交代或完全交代的状态,与皮壳围的物质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如果在一个面上出现大量的片状癣,而另一个面上有大量的点状癣,那么就有可能是内部含有太多产生癣的矿物;如果在两个面甚至三个面上都有癣时,有可能内部很“脏”;如果有一些癣仅仅在一个面上有表现,而且都是片状癣,就有可能仅仅在表面有一点“脏”,不会严重影响翡翠的质量。

癣与绿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3种:
1、癣与绿逐步过渡或界域分明。
2、癣与绿相互包容不易分离。
3、绿与癣相隔一段距离、各方单独存在。有时癣旁有“松花”显示,这指示其内有绿,但其内绿的多少、形状实在无法判断。因此行内说看翡翠原石是“三分靠眼力,七分靠运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dshome.com ( 滇ICP备2023003049号-1 )

GMT+8, 2025-5-23 05:23 , Processed in 0.06189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