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翡翠 赌石
查看: 1095|回复: 0

翡翠的沙发,皮壳

[复制链接]
积分
6094
UID
13
注册时间
2015-10-20
发表于 2021-12-25 15: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翡翠在整体矿的外表有一层风化层,砂粒覆包着的砂层,称为砂发也称皮壳,而在矿物的内部(除云皮壳后)的底子,称为玉肉。翡翠的原石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一般情况从外到里可分为皮壳、雾层、玉肉,但并不是所有的翡翠原石都有雾层。

玉石的种类可分为:
一、山石(缅音:公搅)
产于山上、山区等地有皮壳、厚薄均有。
山石包括:
1、黑乌砂(皮薄),皮壳有灰乌砂、黑乌砂;
2、黄盐砂(皮厚、薄均有),皮壳有水翻砂皮壳、铁锈皮壳、田鸡皮壳、铁沙皮壳、黄格地皮壳(淡黄——深黄皮壳,淡黑黄——黑黄皮壳)、辣蒜皮壳、麂皮皮壳、杨梅皮壳、二层砂皮壳(麂皮砂——得乃卡砂、杨梅砂——黄盐砂、杨梅砂——深黄砂、深黄砂——杨梅砂、黄盐砂——白盐砂)、脱皮砂皮壳、得乃卡皮壳;
3、红盐砂(皮薄、无雾),皮壳有红皮壳、淡红皮壳、黄红皮壳、黑红皮壳;
4、白盐砂(皮薄、无雾);
5、粉状砂(皮薄无雾),皮壳有石灰皮、淡黄泥砂皮壳、黄泥砂皮壳。
二、半山、半水石(缅音:公的半、液的半)
产于河床岸边上,皮壳较山石头薄,比水石厚。早期其原石自山上冲落到河心,后因河流改道,而居于河床边上。一般有洋芋皮壳、黄梨皮壳、筍叶皮壳。
三、水石(缅音:液搅)
产于河心、河床中,都呈鹅卵石、圆扁之个体,其皮壳很薄(也可以说皮就是雾)。可详分为:腊肉皮壳、黑色皮壳、淡黄——深黄皮壳、浅咖啡——深咖啡皮壳、白——灰白皮壳、淡金黄——深金黄皮壳、黄白皮壳。
四、岩层玉
又称为新山玉,产于高山上的地层下,巨大无比的玉体,经由开采、磕敲、爆破,而取下之无皮玉石块。

翡翠生成以后,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动,逐渐抬升至地表,在地层里与水及稀少的空气和泥土中各种化学元素的风化腐蚀下,形成的外层皮壳,即称为砂发(汉人称皮壳,缅语阿昆)砂发生成在各种颜色的石脚层中因之皮壳颜色也不同。
说到砂发皮壳不得不提到的其重要组成:结晶(缅音:秧),就是极细的石粒,形成玉肉(纤维交织结构)。其砂粒之粗、细,是反映玉石内部结构。砂发皮壳的形成是玉石的玉肉与外界土壤元素,化学反应变化、风化、浸、腐蚀而成。砂发大略可分成以下几种:
1、糠状砂:
似如稻谷的外壳一样的形状,结晶(片)粗、纤维粗(又称粗糠皮壳)。砂粗=肉粗。(晶粗影响玉肉价值很大)


2、盐状砂:
似如海水晒干后的粗盐,还有与味精粉丝状一样的(又称中糠皮壳至细糠皮壳),其结晶成半纤维状(肉眼可见影响玉肉不大),砂中=肉中。


3、粉状砂:
其砂细如粉、结晶、纤维均消失(肉眼不见其晶片),似如冰块或水晶一样。砂细=肉细。(一般粉状砂的玉肉,底藏都较好)
底藏的意思即藏在皮壳内,外面看不见的东西。


在玉石买卖中,人们总结了一些口诀:
砂粗,肉粗;砂细,肉细;砂匀,肉匀;砂净,肉净;砂乱,底毛;砂翻(翻立者也),底亮;砂硬,地坚;砂泡、底嫩;砂板,底木。


fa5af2dde71190ef1a51d910c51b9d16fffa60c2.jpg
黄,摩东,半山半水石{沙细肉细}种好,色散散,色中有裂[白雾]
5a7082cad1c8a78652ae00c16c09c93d72cf50ec.jpg
黄格,帕敢基,种好,糯底,细,条纹,有黄雾,无裂
e8b2b644ad345982fd2aaf5d07f431adc9ef84c8.jpg
红木那,尖对纠种好底好{沙细肉细}肉瞒表现,玉肉带春
511c9cd4b31c870155d2f8292c7f9e2f0608ff0d.jpg
ae37dbbf6c81800a9582c3c1ba3533fa838b470d.jpg
黄格,莫湾基,种差,底灰,水绿色,皮厚,蜂蜜雾,沙发上一股一股色瞒,相互交叉着,是最有力的色瞒{切涨机率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www.dshome.com ( 滇ICP备2023003049号-1 )

GMT+8, 2025-5-23 03:08 , Processed in 0.11750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